服务热线
0396-2627883
您当前的位置:  解决方案
  • 热量表的选用

    关于热量表的选型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即使用寿命、精确度和便于安装与维护。在选购热量表时,应具体考虑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热量表的额定流量
    目前在热量表的选用上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根据热量表的公称口径来选择热量表,正确方法是,根据热量表的额定流量来选用。 热量表国家标准CJ128-2000 第4.3.3中规定: 热量表的常用流量应符合GB/T778冷水水表的要求,最低一档常用流量为0.6m3/h。常用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应为10、25、50或100。公称直径≤40mm的热量表,其常用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必须采用50或100。
        2、要考虑到安装位置与安装形式
    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有的热量表是安装在进水端,而有的是被安装在回水端,还有的是被设计成竖式安装。这样就需要在采购热量表时,首先要了解清楚感兴趣的产品是否能满足上述要求。如前文所述,有的热量表是采用K系数法计算热量,这样的热量表对安装位置是有要求的,而有的热量表是不能竖式安装的。
        3、不同的热量表在使用寿命上差别很大
    不同技术原理的热量表在抗水锈,使用寿命,计量精度,抗杂质程度等方面的表现有很大的差别,下面详细介绍不同的热量表在这些方面的区别:
        1)叶轮轴的耐磨程度:由于叶轮长期在水流的冲击下工作,它的耐磨性能非常重要。单流束流量计的热量表,流量计的水流是从单一方向直接冲击叶轮的,形成叶轮单向受力,在经过一年到两年的连续工作后,叶轮轴套很快就会被磨坏,导致流量计无法工作或精度下降。但是单流束流量计也有优点,它初期运行时的候灵敏度很高,样品检测的时候容易过通过,而且外观体积小,视觉上容易使人接受。多流束流量计热表,工作时水是被分成多股从四周均衡地推动叶轮转动,从而大大地延长了流量计的使用寿命,至少可以用5-6年,不过,这只适用于无磁式热量表,如果是其它原理的热量表,还要考虑电池、干簧管的寿命,以及磁铁吸附杂质等因素。
        2)磁传动装置的影响:在机械式热量表中除了无磁式热量表以外,其它的热量表中叶轮上都必须安装一个磁环,那么:
        A.叶轮上的磁铁吸附了水中大量的铁屑、铁锈等,并形成堆积。从而阻碍了叶轮的转动,尤其是在停止供热以后,大量的杂质就会变硬甚至固化,使叶轮在第二年供热时不能转动或很慢,从而大大降低流量计的精度。
        B. 由于热水对磁铁具有消磁作用,所以长时间在热水中工作以后,磁环的磁力会逐渐的减弱,从而使叶轮的转动与齿轮间的偶和力下降,造成转动不同步,使精度会逐渐下降。
        C. 干簧管的影响:对于干簧管原理的热量表来说,流量信号是*干簧管把机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很容易看出,随着干簧管的簧片在工作中的一次次地弯曲和放松,干簧管的工作寿命和可*程度是非常令人担心的。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随着干簧管工作时间的延长,干簧管簧片的弹性强度也会改变,这样原来调整好的磁性强度与干簧管吸合强度的配合就会变得不合适,也就是会出现水表指针转一圈的时候,干簧管出现不吸合或全吸合的情况。这些问题在热量表投入使用后的2-3年内很快就会发生。这一切都会影响热量表的流量计量精度。
    更要命的是一块强磁钢可以使干簧管永远吸合,而无脉冲信号输出。
        D. 齿轮组的影响:有齿轮组的热量表,叶轮的转动情况需要带动齿轮组,逐级偶合后转变成电信号,因此,叶轮在转动时阻力大,始动流量高,长时间运行磨损大,精度下降快。而采用无磁原理的热量表的叶轮,其转动情况由上方的探头直接得到,叶轮的转动无任何额外阻力,因此,始动流量低,精度高,适宜长期运行。
        E.磁场的影响:干簧管法和韦根传感器法热量表还有一个致弱点就是,极容易受到外部磁性物质的干扰。也就是当有人用一块磁铁*近热量表时,外部的磁场就干扰了内部的有磁计量元件的工作,使之不能工作,或变慢。这就给一些不良企图的人有了可机会。
        4、所选的热量表是否适合现场条件
        1)安装空间:热量表多安装在楼层竖井(管道井)内,因此,热量表的安装尺寸相对小一些好,当然,安装尺寸也取决于传感器接入阀门的选择。这样的表无论是安在室内还是室外,都会节省建筑空间。有些情况下需要选择可立式安装的热量表。
        2)积算器的显示部分是否可以灵活地调整角度。热量表在一般情况下安装空间都比较狭窄,而且热量表的上方多有管道或有其它表,有些热量表的安装位置也高低不同,如果热量表的显示部分不能调整,会给日后的抄表工作带来不便。
        3)显示菜单的显示功能齐全。各种参数的显示一目了然。热量表的防水、防尘性能。热量表的进水端一般都安装有过滤器,而过滤器是要经常排污的,这难免会有水溅到热量表上,而且一般管道井里的灰尘会很多,所以热量表的防水、防尘性能也很重要。 

  • 总表制用户总、分水表读数为何出现差额

    根据实际情况,产生总、分表水表读数差额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总表后自来水管道及供水设施发生漏水;
    2.各分表水龙头未彻底关闭,分表不能计量,总表却在进行水量计量;
    3.分表使用时间过长未按规定定期检定或水表本身质量较差。
    建议采用以下途径解决:
    1.总表的供水管道及供水设施(包括屋顶水箱)有漏时应及时维修;
    2.及时修理更换质量差或者损坏的水龙头、阀门等室内供水设施;
    3.对分表及时进行校验、维修或更换,确保内部分表计量准确;
    4.如客户对供水企业结算总表计量有疑义的,可申请验表;
    5.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进行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

  • IC卡智能水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安装要求

     1.什么是智能IC卡水表?
     智能IC卡水表是一种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现代传感技术、智能IC卡技术对用水量进行计量并进行用水数据传递及结算交易的新型水表。这与传统水表一般只具有流量采集和机械指针显示用水量的功能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智能IC卡水表除了可对用水量进行记录和电子显示外,还可以按照约定对用水量自动进行控制,并且自动完成阶梯水价的水费 计算,同时可以进行用水数据存储的功能。由于其数据传递和交易结算通过IC卡进行,因而可以实现由工作人员上门操表收费到用户自己去营业所交费的转变。IC卡交易系统还具有交易方便,计算准确,可利用银行进行结算的特点。
     2.智能IC卡水表的基本结构原理:
     IC 卡水表的外观与一般水表的外观基本相似,其安装过程也基本相同。IC卡水表的使用很简单,从用户的角度看,就时把IC卡卡片向水表里插一下。 IC 卡水表的工作过程一般如下:将含有金额的IC卡片插入水表中的IC卡读写器,经微机模块识别和下载金额后,阀门开启,用户可以正常用水。当用户用水时,水量采集装置开始对用水量进行采集,并转换成所需的电子信号供给微机模块进行计量,并在LCD显示模块上显示出来。当用户的用水金额下降到一定数值时,微机模块进行声音报警,提示用户应该去持卡交费购水。如超过用水金额,则微机模块会自动将电控阀门关闭,切断供水。直至用户插入已经交费的IC卡片重新开始开启阀门进行供水。
      3.智能IC卡水表安装
      由于智能IC卡水表内有电子元器件和电池,因此智能IC卡水表对安装环境有及其严格的要求,如果安装环境过于潮湿,则会严重影响智能IC卡水表的使用寿命。智能IC卡水表要求安装在通风干燥处,并须保证水表的通风,防止有水珠在水表上长时间凝结。

  • 水表安装不当会造成计量不准

       1.如安装中操作不当,水表的铅封被破坏,由于铅封破坏后,可以调整水表的计量性能,因此可能造成用户和供水方产生纠纷;

       2.应水平安装的水表,未能水平安装,可能造成水表计量不准;

       3.管路中使用脉冲泵,造成瞬间管路压力较高,超过了水表设计的耐压指标,管路中有气体和管路的实际流量低于水表的最小流量,都可能造成水表计量不准。


  • 如何选择防滴漏水表

    目前市场上号称防滴漏的水表种类较多,也很乱。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但如何从中选择合格的防滴漏水表呢?这可能关系到我们在工作中能否使防滴漏能成功和推广的关键。

        我们认为防滴漏水表能称之为成功和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以及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必须具备如下性能:

        a、较低的起始流量,一般应在0.5L/h以下;

        b、有很强的通过泥砂和杂质的功能;

        c、较好的防潜动能力(至少应与普通水表的潜动水平一样)。而判断这几方面的性能要采用什么方法呢?可以将一块号称为防滴漏的水表,在其入口处灌入一定量(一般100克即可)的建筑用粗细不均匀的泥砂,然后将其接入自来水管路中,最好在它的前端串联接入一块相同口径的普通水表,然后排空后先先观察水表能否正常工作,如普通水表能正常工作而防滴漏水表不能正常工作,则表明防滴漏水表被堵塞或卡死,该类型水表不能选用;如能前面能正常工作,则将出水龙头调整到非常小的滴漏(譬如每分钟30滴以下),如不能计量,则表明该类的起始流量大于0.5L/h,如果该表在普通水表开始转动计量时才开始计量,则表明该表根本就不具备防滴漏功能,根本就不可以按防滴漏水表选用;之后关闭被试验水表的出水龙头,并多次开闭连接在同一管路上的相邻终端出水龙头,然后观察普通水表和被试验水表的是否走动及启动的快慢,从而判断被试验水表的潜动是否高于普通水表,如果被测水表转动比普通水表快而且快很多,则表明被试验水表的潜动比普通水表大,而且越快越大,这种水表就要慎重选用。

        以上方法,可以判断出被试验水表的可靠性,和是否带来了潜动的负效应.


  • 水表不用,为何也会自转

     水表自转是最近两年不断被人们提起的话题,其实水表自转的现象一直都有,只是以前人们没有特别关注,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家中的用水设备的增加,室内给水管道布置变得越来越复杂,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大,再加上水价不断上涨,用户对自己家中的用水情况日益重视,水表自转这一问题就突显了出来。

        一、下面先来谈谈产生水表自转的各种原因:

        1、用水前后水表的压力差:不管是老式的机械表还是现在很多高档小区都使用的智能电子水表,都是靠水在其中流动产生的动能来带动齿轮运转,从而达到计量水量目的的。由于水是一种液体,在一般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物理特性是不可压缩的,但在自来水管道中,管道压力较高,这时水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可压缩性。在自来水管道中,特别是现在好多小区里的高层或小高层采用二次供水的给水管道中,压力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当不用水时,水表两端连接的管道中都存有一定量固定的高压水;因此,采用自供水方式供水的,当市政管网压力升高时,表后管中的自来水体积会因压力增加而缩小,此时就会有微量的水通过水表,产生正转;当压力降低时,表后管中被压缩的水因压力降低而膨胀,同样会有微量的水通过水表,所不同的是这时是反转。虽然两头进水量相同,但反映在水表上的读数却相差很大。同样,如果是采用二次供水的,当泵达到设定压力时就会停止加压,转而稳压泵开始工作进行稳压;当水压低于设定值时,增压泵又开始工作而稳压泵停止工作,这个过程就使水表前后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差,使得水表在不用水的情况下产生自转。

        2、 气囊:这种原因产生的自转水量较大。自来水公司的生产工艺都是露天建设的,在生产过程中水中会溶入大量的气体,同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道中也会带入气体,如果管道上排气阀设置不合理,气体就不能很好地排除。这样如果家里长时间不用水或管道设计不合理,家中的管道最高点或是突起点就会有气囊产生。众所周知,气体的可压缩性很高,这时如果管网上有压力波动,表后管道内的空间伸缩将会很大,因此而产生的水表自转量较多。据统计,由此产生的水量少则2-3 m3/月,多则每月会有几十立方的水量产生。

        3、安装方式:由于现在水表出户大都是一个单元的户表均集中在一个箱子里安装在一楼。考虑到冬季的防寒防冻以及抄表方便,表与表间距安装的较小,且水表留出的直管段也少,这也会影响水表正常计量,造成水表自转。

        二、水表自转的解决办法

        1、在表前装止回阀,既然水表自转是因为压力波动造成的,可以考虑安装止回阀,止回阀可以起到阻止水倒流的作用。这样,在压力升高时,水被压缩,水表产生正转动;当压力降低时,止回阀自动关闭,水表不会产生转动。当压力再次升高时,只要压力不高过止回阀内压力,水表就不会再转;水表自转主要是水表往复多次计量才累计出很大的水量,安装止回阀可以减少水表自转的频率,也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压力波动造成的水表自转问题。但是由于居民生活用水频率较高,且管道压力波动较小,所以要求止回阀灵敏度较高,质量要求较高。

        2、从现场调查统计分析及处理结果看,造成水表自转现象的主要原因除户内管道及用水器具漏水外,主要是户内管道安装不合理导致户内管道产生气囊造成的,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要做到一下几点:

        (1)在设计时根据管道特点合理布置排气阀,及时排除管道内的气体;新装管道或新安装的户表首次通水时,应缓慢开启阀门,尽量排空管道内的空气,减少水中的含气量。

        (2)对新装户表,在安装居民家中的管道时,应使管道沿一定的角度向上铺设,减少管道弯点、折点,并把管道的最高点设计在经常用的一只水龙头上,降低管网中产生气囊的机会。

        (3)对户表改造工程,在水表出户时,可能会导致用户家中进水方向的改变造成户内出现部分死水管段,这部分水表后的“死水管段”或是位置较高、或是位于管道突出管段,易产生气囊,在施工时应将这些管段拆除或进行改造。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水表自转的主要原因还是由气体造成的,因此可以考虑安装排气阀。但是由于排气阀价格较高,且对安装位置、管道布置和止回阀灵敏度等要求较高,也会给管网维护管理增加一定的工作量,因此除非必要,尽可能少安装排气阀。

        三、结论

        造成水表自转的原因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个:一是主观因素,即人为主观上造成的:因为管道工程大都属隐蔽工程,但是因为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在施工过程中不完全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因此造成管道漏水、原始集气等一些质量问题引起水表自转。这可以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责任心来完善。二是客观因素,这主要由水本身的特性、管道特点以及技术水平的发展等外在客观因素造成的,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水表自转这一问题的处理方法也在摸索中不断改进。